时间: 2025-04-28 17: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29:36
“义旗”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代表正义或特定理念的旗帜。在基本含义上,它通常象征着某种集体的信念、目标或,尤其是在政治、军事或社会中。
在文学中,“义旗”可能被用来象征英雄主义或高尚的理想,如在描述历史或英雄人物时。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群体或组织的标志性象征。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历史学或政治学中,“义旗”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讨论特定的社会或政治变革。
“义旗”一词源自**古代,最初用于军事领域,指代那些代表正义一方的旗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领域,成为象征正义和理想的重要词汇。
在文化中,“义旗”常常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重大相关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旗帜。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被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义旗”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情感,激发人们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时刻,或是现代社会中的正义斗争。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历史展览中看到一面复制的“义旗”,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骄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义旗”:
在晨曦的光辉中,义旗飘扬, 它诉说着古老的誓言, 引领我们穿越黑暗, 向着光明,永不止步。
想象一面鲜艳的“义旗”在风中飘扬,伴随着激昂的进行曲,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可以极大地增强其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在不同文化中,“义旗”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核心意义——代表正义和理想——是普遍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banner of freedom”或“standard of justice”可能传达类似的意义。
“义旗”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语言上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而且在文化和历史上也承载着重要的价值。它激发人们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极具深度和广度的词汇。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