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02
“丰功厚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巨大的功绩和丰厚的利益。其中,“丰功”指的是伟大的成就或贡献,“厚利”则指丰厚的利润或好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利益。
“丰功厚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丰功”和“厚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丰功厚利”常与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或集体的成就不仅带来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荣耀和贡献。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商业会议上听到一位企业家分享他如何通过创新和努力,在行业中取得了丰功厚利的故事,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丰功厚利铸辉煌,星辰大海,梦想照亮前行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站在高山之巅,背后是壮丽的日出,象征着他的丰功厚利。音乐上,可以选择激昂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来表达这种伟大的成就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eat achievements and substantial benefits”,但“丰功厚利”这个成语更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
“丰功厚利”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或集体成就的赞扬,也是对社会贡献的肯定。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是则岂有国家所以存录能立~之人,而此州之民素蒙其休,顾显然无一忌惮,咸得以名而称之哉。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1. 【丰功厚利的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