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6:10
“亲告”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由亲属或亲近的人告知或告发。在法律语境中,它特指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向司法机关提起的诉讼,这种诉讼通常不需要检察机关的介入,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亲告”一词源于汉语,其构成部分“亲”指亲属,“告”指告知或告发。在古代法律体系中,亲告是一种常见的诉讼方式,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规范化并保留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属关系非常重要,因此“亲告”在法律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体现了对个人和家庭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亲属关系的重视。
“亲告”一词可能引发人们对家庭、信任和责任的思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对正义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亲告”可能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问题。例如,一个家庭成员可能需要向其他成员透露一个敏感信息,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诗歌中,“亲告”可以被用来象征家庭的力量和秘密的揭露:
亲告之声,穿透夜的寂静, 家的灯火,照亮真相的轮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家庭围坐在餐桌旁,其中一人正在讲述一个重要的事情。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温馨或紧张的背景音乐来增强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亲告”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使用情况。例如,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private prosecution”或“family disclosure”。
“亲告”作为一个法律术语,体现了对个人和家庭权益的保护。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展示了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亲告”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法律概念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1. 【亲】
2.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