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19
词汇“严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严峭”进行分析:
“严峭”字面意思是指严峻而陡峭,形容山势险峻或态度严厉。其中,“严”表示严格、严厉,“峭”表示陡峭、险峻。
“严峭”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川的险峻往往被赋予了崇高和不可侵犯的象征意义,因此“严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这种崇高和不可侵犯的特质。
“严峭”给人一种庄严、不可侵犯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高山、严冬等形象,带来一种敬畏和尊重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管理风格时,可以使用“严峭”来增加语言的文学色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严峭的山峰,矗立在云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来描述类似的景象或态度,如英语中的“steep”和“strict”。
“严峭”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仍能发挥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