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5:20
“他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它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分离,通常用于区分自我与非自我的个体。
在不同的语境中,“他人”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强调点不同。例如,“别人”更常用于日常对话,而“外人”可能带有一定的排斥感。
“他人”这个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他”和“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他”指的是别的、其他的,而“人”指个体。随着语言的发展,“他人”逐渐固定为指代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他人”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尤为重要,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与他人的界限可能更为明显。
“他人”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尤其是在需要区分自我与非自我时。它也可能引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如信任、依赖和独立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他人互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社交。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是成功的关键。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他人”来表达孤独或渴望联系的情感:
在人群中,我寻找他人的目光, 渴望在那深邃的眼中找到共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站在人群中,周围是模糊的“他人”身影。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表达孤独或寻找联系的旋律,如某些钢琴曲。
在不同语言中,“他人”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others”和法语中的“autres”都指代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他人”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区分自我与非自我,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通过对“他人”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1.
【他】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引证】
《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某以非他故。 、 《仪礼·士虞礼记》-他用刚日。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