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4:49
词汇“仕道”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主要出现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语境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仕道”字面意思是指做官的道路或途径,通常与追求官职、政治生涯或官僚体系相关。它强调的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个人在政治领域的抱负和目标。
“仕道”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与“仕”(做官)和“道”(道路)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科举制度是实现仕道的主要途径,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仕道”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相联系,强调个人通过正直和努力在政治领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
提到“仕道”,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以及对权力和责任的复杂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直接遇到与“仕道”相关的情境,但如果对历史或政治感兴趣,可能会在阅读或研究中接触到这一概念。
在创作中,可以将“仕道”融入到一个古代背景的故事中,描述主人公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结合古代官服、宫廷建筑的图片,或是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的音乐,可以更好地营造出“仕道”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仕道”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政治生涯”或“官场”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仕道”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政治和官职的重视。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
1.
【仕】
(会意。从人,从士。本义:做官)。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 《后汉书·崔骃传》-常经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 《论语·微子》-不仕无义。 、 《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 马中锡《中山狼传》-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 清·周容《芋老人传》-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组词】
仕官、 仕途经济、 仕止、 仕路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