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7:21
异能: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超乎寻常的能力或技能,尤其是在科幻、奇幻文学或超自然现象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个体拥有的特殊能力,如心灵感应、透视、时间控制等,这些能力通常超越了普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异能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异”(不同寻常)和“能”(能力)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可能不常出现,但随着现代科幻和奇幻文学的发展,它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现代文化中,异能常常与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于超越常规、追求卓越的渴望。在某些文化中,异能也可能与**或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
异能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令人向往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异能”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特别出色的人,即使他们的能力并不超自然。例如,一个数学天才可能会被形容为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异能”。
在诗歌中,可以将“异能”融入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如:
夜空中,星辰闪烁, 仿佛拥有穿越时空的异能, 引领迷途的旅人, 穿越无尽的黑暗。
异能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特效场景,如《X战警》系列中各种超能力的展示。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一些神秘或宏大的交响乐章,如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中的“火星”。
在英语中,与“异能”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uperpower”或“paranormal ability”。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超自然能力的描述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这反映了各自文化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态度和信仰。
异能这个词在现代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娱乐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日常语言中用来形容非凡的能力。通过对“异能”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对于超越常规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如何在语言和文化中得到体现。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