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9:32
“乐毅论”是一个中文词汇,源自**古代历史。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智谋和军事才能著称。《乐毅论》则是指关于乐毅的论述或评价,通常涉及他的军事策略、政治理念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乐毅论”可能被用来指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反思,尤其是在讨论军事策略和领导能力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军事学和政治学的专业领域中,它可能被频繁提及。
“乐毅论”一词源自**古代历史文献,特别是《战国策》等史书中对乐毅的记载和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历史学和军事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用以指代对乐毅及其军事策略的研究和讨论。
在**文化中,乐毅被视为智勇双全的典范,他的故事和论述在历史上一直被传颂。《乐毅论》因此也成为研究古代军事和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提到“乐毅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以及智谋和勇气的结合。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在历史课程中,我曾深入研究过《乐毅论》,对其中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智慧印象深刻。这个词汇让我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乐毅论”来描绘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
乐毅论中智谋深,
兵戈铁马踏尘尘。
一策定江山,
千古传英名。
想象一幅描绘乐毅指挥战斗的古代画卷,战马奔腾,旗帜飘扬,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古代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也能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战争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乐毅论”的词汇,但类似的主题,如对历史军事人物的评价和论述,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乐毅论”作为一个历史学术语,不仅让我对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启发了我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对于深入理解文化和历史至关重要。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毅】
(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毅,有决也。 、 《论语·泰伯》-毅,强而能断也。 、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毅武、 毅烈
3.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