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13
及锋而试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趁着刀锋锐利的时候进行尝试”,比喻抓住有利时机或条件,及时行动或尝试。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有利条件下迅速行动的重要性。
及锋而试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锋而试,可以为师矣。”原意是指在刀锋锐利时进行尝试,后来引申为抓住有利时机行动。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时机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有利条件下迅速行动,这与儒家思想中的“时中”观念相契合,即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果断、勇敢和抓住机会的形象。它鼓励人们不要犹豫,要敢于在有利条件下尝试和行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当时市场条件非常有利,我决定及锋而试,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成语在我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鼓励和指导的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及锋而试展宏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勇士在战场上,趁着敌军疲惫,挥舞着锋利的剑,果断出击。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紧张和激动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意思是在有利时机行动,与“及锋而试”有相似的含义。
及锋而试 这个成语强调了时机和果断行动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善于抓住机会,果断行动。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商业和军事决策中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时机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
秦朝末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封刘邦为汉王去驻守汉中,项羽送他3万楚军,部队到了南郑时,很多楚军开始逃跑,于是韩信向刘邦建议及锋而试,可以成大业。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违约出兵攻击项羽,和项羽争夺天下取得了成功
1.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
2.
【锋】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望之传》-底厉锋锷。
【组词】
锋端、 锋镝、 锋锷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试】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试,用也。 、 《虞书》-明试以功。 、 《书·盘庚》-今予将试以汝迁。 、 《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 、 《礼记·乐记》-兵革不试。 、 《论语》-吾不试。 、 《诗·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 《礼记·乐记》-兵革不试,五刑不用。
【组词】
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