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5:59
“友于兄弟”这个词汇源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意指在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这种和睦的态度也应该延伸到政治和社会关系中。字面意思是指像对待兄弟一样友好和亲善。
在文学作品中,“友于兄弟”常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和谐,尤其是在家庭或亲密团体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强调亲情或友情的重要性时,人们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同义词:亲如手足、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反义词:形同陌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同义词强调的是关系的亲密和深厚,而反义词则描述关系的疏远和敌对。
“友于兄弟”源自儒家经典《论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家族和谐与社会秩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深厚友情或亲密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和谐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友于兄弟”这个词汇不仅强调个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体现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馨和和谐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家庭聚会、朋友间的欢笑和互相支持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之间因为“友于兄弟”的精神而共同克服困难,这种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尤为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们的友情如‘友于兄弟’,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在篝火旁围坐,笑声和谈话声交织,这场景让人联想到“友于兄弟”的温馨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brothers”,强调的是亲密无间的关系。
“友于兄弟”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体现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维护人际关系。
孝乎惟考,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以遗命去国仪,仍用藩镇法,除民逋赋,~,慎择贤能,所以吴越一方,安堵如恒。
1.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
4.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