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2:30
词汇“告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向他人表达或宣告饥饿的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饥饿而向他人求助或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文学作品中,“告饥”可能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困境或增强故事的情感张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直接表达饥饿感,尤其是在请求食物或表达对食物的渴望时。在专业领域,如营养学或公共卫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饥饿问题或食物不足的社会现象。
“告饥”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告”和“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告”有告知、宣告的意思,“饥”则指饥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告饥”可能与节俭、互助的社会价值观相关联。在饥荒或困难时期,人们相互告饥,体现了社区的团结和支持。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饥饿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可能唤起对食物充足和满足感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长时间未进食后感到饥饿,他可能会向周围的人告饥,以寻求帮助或共享食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告饥”来象征人类对基本需求的渴望,如: “在荒凉的沙漠中,心灵向星空告饥, 寻求那一抹不灭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疲惫的旅人在沙漠中向同伴示意饥饿的情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饥饿时肚子咕咕叫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ay one is hungry”或“to express hunger”,但“告饥”这个词汇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告饥”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它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敏感性。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饥】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饑,谷不熟为饑。 、 《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饥。 、 《诗·小雅·雨无止》-降丧饥馑。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 、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 《淮南子·天文》-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 《汉书·翼奉传》-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
【组词】
饥荒;饥馁、 饥时得一口、 饥氓、 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