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告投杼

三告投杼

时间: 2025-05-02 04:00:57

三告投杼

基础信息

  • 词语 三告投杼
  • 繁体三告投杼
  • 拼音 sān gào tóu zhù
  •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三告投杼】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0:57

基本定义

“三告投杼”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字面意思是三次告诉,投掷织布的梭子。基本含义是指多次警告或劝说,但对方仍不接受,最终导致关系破裂或事情无法挽回。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三告投杼”常用来形容某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不良后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些历史**或法律案例中的固执行为。

示例句子

  1. 他一再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真是三告投杼。
  2. 历史上的那个君主,三告投杼,不听忠臣的劝谏,最终国破家亡。
  3. 尽管医生多次警告他要注意饮食,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结果病情恶化,真是三告投杼。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一意孤行
  • 反义词:从善如流、虚心接受、听从劝告

词源与演变

“三告投杼”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三告而投其杼”,形容晋景公不听三次劝告,最终导致与楚国的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行为。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听从长辈和智者的劝告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三告投杼”这个成语强调了不听劝告的负面后果,反映了社会对于谦逊和接受建议的重视。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警示和遗憾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固执而错失良机或导致不幸的人。它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时要考虑他人的建议,避免一意孤行。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位朋友因为固执己见,不听他人的劝告,最终导致了一个项目的失败。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三告投杼”的含义,也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更加开放和包容。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告投杼”融入到描述历史悲剧的诗句中,如:

昔日君王三告投杼,
不听忠言国破家亡。
今人当鉴前车之鉴,
莫使悲剧再重演。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君王坐在宝座上,周围是劝谏的臣子,但君王不为所动,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悲壮的古风音乐,来增强这个成语的情感色彩。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三次警告后放弃”(three strikes and you're ou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不听劝告的后果。

反思与总结

“三告投杼”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的缩影,也是对现代社会中固执己见行为的警示。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听取多方意见,避免因为固执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告投杼】的来源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三告投杼】的故事

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三告投杼】的例句

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三告投杼】的相关字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3.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4. 【杼】 (形声。从木,予声。本义:织布机的梭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以梭为之。-杼,机之持纬者。 、 《诗·小雅·大东》-杼柚其空。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 、 《战国策》-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组词】 杼柚、 杼梭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板扉 板房 板户 板心 板弱 板式 板庋 板床 板平 板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乱滔天 矢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旷世不羁 科兑 龝字旁的字 夙兴夜寐 一毛不拔 包含榷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也门 死心落地 神领意造 宝盖头的字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驾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