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59
披沥(pī l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液体等物质从容器中倾泻而出,比喻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情。基本含义是坦白、直率、毫无保留地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披沥常用于形容人物坦诚相待,如“他披沥心迹,向朋友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对话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咨询中,披沥可能用来描述个体在治疗或咨询过程中的开放性和诚实度。
同义词:坦白、直言、倾诉、披露 反义词:隐瞒、掩饰、遮掩、含糊
同义词中,“坦白”强调的是无保留地说出真相,“直言”强调的是不拐弯抹角地说出意见,“倾诉”强调的是情感的宣泄,“披露”强调的是公开或揭露信息。反义词则与披沥的坦率和开放性形成对比。
披沥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液体倾泻的动作,后来引申为比喻性的用法,表示人的情感或意见的坦率表达。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通俗的词汇,但在特定的文学或正式语境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披沥强调的是真诚和坦率,这在儒家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强调沟通和透明度的职场环境中,披沥**的概念仍然受到重视。
披沥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真诚和信任。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披沥心迹往往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团队项目中,我选择了披沥己见,尽管这可能引起一些争议,但最终促进了团队的共识和项目的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披沥:
月光下,我披沥心声, 向夜空倾诉无尽的思念。
披沥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清澈的溪流从山间倾泻而下,或者是深夜电台中主持人温柔的声音,倾诉着听众的心事。
在英语中,披沥可以对应到“pour out one's heart”或“open up”这样的表达,虽然具体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不同,但表达的坦率和真诚的情感是相通的。
披沥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坦率和真诚的含义,虽然在日常口语中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和正式语境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披沥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效果。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沥】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引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杓酌油沥之。
【组词】
沥血、 沥液、 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