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6:56
披沙简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精华或优秀部分。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须知披沙所简金,难与望梅止渴比。”原意是在沙子中挑选金子,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精华。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它强调了在复杂和混乱的环境中寻找和提炼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奋、智慧和选择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清晰和专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处理大量电子邮件时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筛选出真正重要的信息,而不是被无关紧要的邮件分散注意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沙,我披沙简金,留存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沙滩上仔细寻找金子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海浪声和偶尔的金属碰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parating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意思是从无用的东西中分离出有用的部分。
披沙简金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重点,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体现了对质量和精炼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正须明眼者抉择之。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沙】
3.
【简】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引证】
《诗·小雅·出车》-畏此简书。 、 《礼记·王制》。注:“策书也。”-执简记。 、 《考工记·弓人》-小简而长。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
【组词】
简素、 简书、 简札、 简帛
4.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