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26
披猖(pī ch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或者形容事物发展得非常迅速、无法控制。基本含义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某种混乱或无序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披猖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失控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过于放纵或不负责任。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政治学,披猖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社会或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
披猖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披”有展开、散开的意思,“猖”则指狂妄、放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某种失控或无序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披猖**通常被视为负面词汇,因为它违背了儒家文化中对秩序和规范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披猖这个词给人一种不安和混乱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控的场面或无序的状态,引发人们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披猖来形容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或者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以此来表达我对这种行为的反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披猖:
风卷残云,夜色披猖, 星辰失序,月影彷徨。 人心如潮,思绪披猖, 梦回故里,泪洒长廊。
披猖可能让人联想到狂风暴雨的画面,或者是混乱的噪音,如市场上的嘈杂声或战场的喧嚣声。
在英语中,披猖可以对应词汇如“rampant”或“out of control”,这些词汇也用来形容某种失控或无序的状态。
披猖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能够准确地描述某种失控或无序的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精确地表达对混乱和无序的感受,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猖】
猖狂的人。
【引证】
唐·韩愈《曹成王碑》-苏枯弱强,龈其奸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