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49
“披沥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剖开肝脏,倒出胆汁”,比喻非常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意见,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真诚和坦率。
在文学作品中,“披沥肝胆”常用于形容人物在关键时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或立场,如在忠诚、友情、爱情等主题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真心实意”、“坦诚相待”等更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强调诚信和透明的商业或政治环境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论极其真诚。
同义词:坦诚相待、真心实意、开诚布公 反义词:虚与委蛇、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同义词中,“坦诚相待”强调的是一种持续的、日常的真诚态度,而“披沥肝胆”则更多用于强调在关键时刻的极端真诚。反义词则反映了虚假、不真诚的态度。
“披沥肝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形象的比喻来源于古代人们对内脏的认知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端真诚的固定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和坦率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因此,“披沥肝胆”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和温暖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交流和理解。在表达时,它强调了一种超越表面的深度连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团队会议上使用“披沥肝胆”来形容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的真诚交流,这种真诚帮助我们克服了困难,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我们披沥肝胆,交换心灵的秘密,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觉上,我联想到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真诚地交流,背景是温暖的灯光。听觉上,可能是低沉而真诚的对话声,伴随着轻柔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y one's cards on the table”,虽然含义相近,但文化背景和形象比喻有所不同。
“披沥肝胆”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真诚和坦率时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真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今遇明公,不敢不~。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沥】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引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杓酌油沥之。
【组词】
沥血、 沥液、 沥滴
3.
【肝】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肝,木藏也。 、 《释名·释形体》-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 、 《仪礼·士昏礼》-赞以肝从。 、 《礼记·月令》-祭先肝。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肝肺、 肝鬲、 肝脑、 肝木
4.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