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7:40
“水难”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因水灾引起的灾难或困难,尤其是指由于洪水、海啸、暴雨等自然现象导致的灾害。它强调的是水作为一种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的破坏。
在文学作品中,“水难”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无法抗拒的命运或灾难的不可避免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直接地用这个词来描述具体的洪水**。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灾害管理,这个词则可能涉及更具体的预防、应对和救援措施。
“水难”由“水”和“难”两个字组成,其中“水”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水体,“难”则表示困难或灾难。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水难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灾害。历史上多次*的水难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黄河泛滥等。
提到“水难”,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破坏、失去家园、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类与自然力量的斗争。这种联想往往带有悲伤和无奈的情感色彩。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关于家庭或社区如何应对水难的记忆,比如参与救援或灾后重建。
在诗歌中,“水难”可以被用来描绘一幅灾难的画面,或者作为一种隐喻,表达生活中的巨大挑战。
视觉上,“水难”可能让人联想到淹没的房屋、漂浮的残骸和无助的人们。听觉上,可能是洪水冲击的声音或人们的呼救声。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的词汇可能不同,但水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flood disaster”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水难”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自然现象,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世界。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