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3:05
孤愁: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孤”意味着单独、孤独,而“愁”则表示忧愁、悲伤。因此,“孤愁”字面意思是指孤独的忧愁或孤独的悲伤。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孤独中感受到的深切忧愁或悲伤情绪。
在文学作品中,“孤愁”常被用来描绘主人公在孤独中的内心世界,如诗歌、小说或戏剧中的独白。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表达深层次的孤独和悲伤时,人们可能会使用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孤愁”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情感状态或文学作品的主题。
同义词:孤寂、孤独、忧郁、悲伤 反义词:欢乐、热闹、喜悦、幸福
“孤愁”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文人对孤独和悲伤情感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其表达的情感深度和细腻程度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孤独和悲伤常常被赋予深刻的哲学和美学意义。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灵感,因此“孤愁”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孤愁”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内省的。它让我联想到寂静的夜晚、孤独的身影和深邃的星空,这些联想增强了词汇的情感表达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异国他乡的夜晚,我深刻体会到了“孤愁”的感觉。那是一种混合了孤独和悲伤的情绪,让我对家的思念更加强烈。
诗歌: 孤愁如夜幕, 深邃而寂静。 星光点点, 映照着内心的忧伤。
视觉联想:一幅描绘孤独身影在夜晚星空下的画作,可以很好地表达“孤愁”的情感。 听觉联想:一首缓慢而深情的钢琴曲,能够唤起“孤愁”的情感共鸣。
在英语中,“loneliness”和“sorrow”可以部分对应“孤愁”的含义,但“孤愁”在中文中更强调孤独中的悲伤,而英语中的词汇可能更侧重于孤独和悲伤的分别描述。
“孤愁”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孤独和悲伤的词汇,也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孤愁”这个词,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