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2:15
词汇“孤惶”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中“孤”通常指孤独、单独,而“惶”则指恐惧、不安。结合起来,“孤惶”可以理解为因孤独而感到的恐惧或不安。
由于“孤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个体心理状态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孤惶”可能被用来描述现代社会中人们因孤独而感到的心理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类似情境,如在异国他乡感到孤独和恐惧时,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孤惶的夜,星辰也沉默,我的心在寂静中颤抖。”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孤独和恐惧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孤惶”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精确地描述一种因孤独而感到的恐惧和不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惶,惶恐也。 、 《广雅》-惶,惧也。 、 《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 《潜夫论·卜列》-孟贲狎猛虎而不惶。 、 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组词】
惶惶、 遑迫、 惶汗、 惶沮、 惶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