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4:56
词汇“复写”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复写”字面意思是指复制或抄写某物,通常指的是通过复印、打印或手工抄写的方式制作一份或多份与原件相同的副本。
“复写”由“复”和“写”两个字组成,其中“复”表示重复或再次,“写”表示书写或记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描述复制文档的行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电子文档的复制。
在数字化时代,“复写”更多地与电子文件的复制相关,这反映了技术进步对日常工作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复写”可能让人联想到效率、便利和标准化,但也可能引发对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思考。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需要复写笔记和作业,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在诗歌中,“复写”可以用来比喻生命的重复循环:
岁月如梭,复写着生命的篇章,
每一次心跳,都是时间的复印。
在英语中,“复写”可以对应为“copy”或“duplicate”,它们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
“复写”是一个描述复制行为的实用词汇,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现代生活中的复制行为,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