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40
复位: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在技术或机械领域,它通常指的是将设备或系统重置到初始状态,以便重新开始或纠正错误。
“复位”一词源于英语单词“reset”,由“re-”(再次)和“set”(设置)组成。在20世纪初,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这个词开始广泛使用。
在现代社会,“复位”常常与科技产品相关联,如手机、电脑等。它反映了人们对技术故障的快速解决方式的依赖。
“复位”给人一种解决问题、重新开始的积极感觉。它象征着从错误中恢复,重新获得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将路由器复位以解决网络问题。
在诗歌中,“复位”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循环和生命的重生:
岁月如梭,时光复位, 花开花落,生命轮回。
在不同语言中,“复位”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法语的“réinitialiser”,德语的“zurücksetzen”。
“复位”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无论是在技术操作还是在文学创作中。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