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2:17
披红:字面意思是指将红色布料或装饰物披在身上或物体上。基本含义通常与喜庆、祝贺或表彰有关,常见于**传统文化中,如婚礼、庆典或表彰仪式上。
“披红”一词源自古代的礼仪文化,红色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和喜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俗被保留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庆祝活动中。
在**文化中,红色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因此“披红”在各种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心理的体现。
“披红”给人以喜庆、热烈和欢快的情感联想。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成功的庆祝。
在**的传统婚礼上,我曾见证过新娘披红盖头的场景,那一刻的喜庆和温馨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桃花披红,人间四月天,喜气洋洋。”
想象一下,一个喜庆的婚礼现场,新娘披红,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热闹的鞭炮声,这种场景能够激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也有喜庆的含义,但不如在**文化中那样普遍和深入人心。例如,西方的圣诞节和情人节中,红色是主要的装饰颜色。
“披红”作为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心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披红”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价值。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