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6:30
名册:名册是一个名词,指的是记录人员姓名、职务或其他相关信息的列表或文档。它通常用于组织、机构或团体中,用于管理成员或参与者的信息。
名册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意思即为“记录名字的册子”。在古代,名册多用于官方记录,如户籍、兵役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名册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各种组织管理的基本工具。
在**传统文化中,名册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科举考试的名册、家族的族谱等。在现代社会,名册在教育、企业、政府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组织管理和社会运作的基础。
名册给人一种正式、有序的感觉,它代表了组织和秩序。在某些情况下,名册也可能引发焦虑,例如在等待重要名单公布时。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需要在各种名册上登记个人信息,如课程名册、图书馆借阅名册等。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名册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名册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例如:
在时光的名册上,
我们一笔一划,
刻下青春的痕迹,
记录岁月的篇章。
名册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整齐排列的姓名、表格和文件夹。听觉上,翻阅名册的声音可能让人联想到纸张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名册可以对应为“roster”或“register”,它们在用法和含义上与汉语中的名册相似,但在具体语境和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
名册作为一个记录和管理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它不仅体现了组织和秩序的概念,也反映了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承的需要。通过深入学名册这一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