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6: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6:37:01
“名倡”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著名的歌妓或艺妓,她们以其才艺和美貌闻名于世。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已经不常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文学作品中,“名倡”常用来描述古代社会中那些才艺出众的女性,她们往往在宫廷或贵族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几乎不再使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历史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名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社会的风俗和文化。
同义词“艺妓”和“歌妓”强调了她们的才艺和职业身份,而“才女”则更多强调她们的文学和艺术才能。反义词则强调了她们与普通女性的区别。
“名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名”指的是名声或名气,“倡”则指的是歌妓或艺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仍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古代**,名倡不仅是娱乐的提供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她们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层和性别角色的复杂关系。
提到“名倡”,我联想到的是古代的繁华与衰落,以及那些才艺出众却命运多舛的女性。这个词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名倡”这个词,它让我对古代社会的风俗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名倡”:
春风拂过古都墙,
名倡琴声夜未央。
月下独酌思故人,
梦回唐朝忆芳香。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古装女子轻抚古琴,她的身影在烛光中摇曳,仿佛是古代名倡的再现。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和古代的艺术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职业如“courtesan”(宫廷情妇)或“opera singer”(歌剧歌手)可能与“名倡”有相似之处,但每个文化对其的定义和理解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名倡”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风俗。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在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和历史时,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倡】
(形声。从人,昌声。(chāng)本义:表演歌舞的人)。
领唱,发声先唱。
【引证】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礼记·乐记》-一倡而三叹。
【组词】
倡作、 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