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3:55
名儒: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有名的学者”或“知名的儒家学者”。在古代**,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名儒”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儒家经典研究上有深厚造诣,且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学者。
“名儒”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名”指的是名声、名望,“儒”指的是儒家学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名儒被视为社会的楷模和知识的象征。他们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虽然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名儒的概念仍然被用来尊称那些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
提到“名儒”,我联想到的是深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个词带有一种尊敬和敬仰的情感色彩。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有幸与几位被尊称为“名儒”的教授共事,他们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名儒”:
古卷青灯伴夜长,
名儒笔下字千行。
传承智慧千年后,
依旧光芒照四方。
想象一位名儒在古朴的书房中,手持毛笔,专注地书写着经典的注解。背景音乐可以选择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holar”或“intellectual”,但这些词汇并不特指儒家学者,而是泛指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
“名儒”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学术上的成就,也承载了文化传承和社会尊重的含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引证】
《说文》-儒,术士之称。 、 《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 、 《论衡·超奇》-能说一经者为儒生。 、 《墨子·非儒下》-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 《周礼·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 、 《礼记·儒行》-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
【组词】
儒师;儒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