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5:08
旱涝保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论旱灾还是涝灾都能保证收成。基本含义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稳定的经济收益或成果,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旱涝保收 常用来形容某种资源或收益的稳定性,如土地的肥沃或投资的回报。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或生意非常稳定,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金融,它可能特指某种耕作方式或投资策略的可靠性。
旱涝保收 源自农业社会对土地收成的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经济和生活领域,用以描述任何形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基础,因此旱涝保收** 的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它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安全的追求,这种追求也延伸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和职业选择中。
旱涝保收 给人以安全感和稳定感,它让人联想到可靠和持久的事物。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旱涝保收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职业规划、投资决策等方面,帮助人们追求稳定和可靠的生活基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旱涝保收的田野,见证了无数春秋的轮回,稳定如山,岁月静好。”
旱涝保收 可以联想到广阔的田野,金黄的麦浪,以及农民劳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麦田的声音,或是丰收时的欢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ure bet”或“a safe bet”,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某事非常可靠,几乎不会有失败的风险。
旱涝保收 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特点,也体现了现代人对稳定和安全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端上铁饭碗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1.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
2.
【涝】
水淹没;雨多成灾。
【引证】
《晋书·袁甫传》-雨久成水,故其域恒涝也。
【组词】
涝漉、 涝疏旱溉、 沥涝、 内涝、 涝洼地
浇水,灌溉。
【引证】
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
3.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4.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