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3:30
旱田:指没有灌溉设施,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土地。这种土地通常位于降雨量较少或分布不均匀的地区。
“旱田”一词由“旱”和“田”组成。“旱”指干旱,缺乏水分;“田”指耕作的土地。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反映了古代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在**,旱田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降水。旱田的存在反映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挑战和农民的智慧。
旱田往往让人联想到干旱、艰辛和生存的挑战。它也可能唤起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
在我的家乡,旱田是主要的农业形式。每年春耕时,全家都会参与到旱田的耕作中,这不仅是一种生计,也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旱田可以被描绘为:
旱田如镜,映照着天空的蓝, 每一粒种子,都是希望的起点。 风沙中,坚韧的根, 在干涸的土地上,书写生命的篇章。
旱田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广阔的、黄褐色的土地,缺乏绿色植被。听觉上,可能是风沙的呼啸声或是农民耕作时的吆喝声。
在英语中,“dry field”或“dryland farming”对应于旱田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旱田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利用。
旱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农业类型,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旱田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农业、环境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1.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