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4:21
词汇“如埙如箎”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音乐器具的名称,用来形容声音和谐,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如埙如箎”字面意思是像埙和箎一样和谐。埙和箎都是古代的乐器,埙是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箎是一种竹制的吹奏乐器。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声音和谐,因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如埙如箎”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小雅·车舝》:“如埙如箎,如璋如圭。”原意是指乐器声音的和谐,后来引申为形容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关系的追求和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和谐的家庭、和睦的社区和团结的集体。
在描述家庭关系或团队合作时,我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和谐的重要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友谊的诗歌时,我可以写道:“我们的友谊如埙如箎,岁月流转,情谊不变。”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在月光下合奏埙和箎,音乐和谐,画面宁静而美好。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 harmonious relationship”或“in perfect harmony”也能传达相似的含义。
“如埙如箎”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音乐的美学,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和谐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尤其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场合。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中华文化的深层含义。
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埙】
(形声。从土,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义 。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塤。-壎,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 、 《周礼·小师》。注:“大如雁卵。”-埙箫管。 、 《礼记·月令》-调竽笙壎箎。 、 《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箎。 、 《诗·大雅·板》。注:“其声平下,与箎相谐。”-如壎如箎。 、 《白虎通》-礼乐壎坎音也。 、 《新定三礼图·投壶图·埙》-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
【组词】
埙箎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