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5:25
“天崩地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天空崩裂,大地塌陷。基本含义是形容发生了极其严重、灾难性的**,通常用来比喻国家或社会遭遇巨大的动荡或灾难。
在文学作品中,“天崩地陷”常用来形容战争、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混乱。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或情况非常严重,超出了正常的应对能力。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灾害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实际的地质灾害现象。
同义词:天塌地陷、天翻地覆、山崩地裂 反义词:风平浪静、安然无恙、太平盛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描述的具体场景和情感色彩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极端的破坏和混乱。反义词则表达了平静和安全的状态。
“天崩地陷”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端灾难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天崩地陷”常常与天命、国家兴衰等宏大主题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动荡或国家危机时期,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反映出人们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和不安。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恐惧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巨大的灾难和无法控制的混乱,可能会引发对生命脆弱性和社会稳定性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地震后听到人们用“天崩地陷”来形容当时的情景,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成语的力量和情感深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崩地陷的夜晚,星辰坠落如泪,人间悲歌,回荡在无边的黑暗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地震或战争破坏的画面,天空裂开,大地塌陷,人们在废墟中挣扎。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轰鸣声、哭喊声和混乱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ky is falling”或“the world is collaps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极端灾难和混乱的意象。
“天崩地陷”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极端的灾难,也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安全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石炮落处,~,山倒石裂。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陷】
(会意兼形声。从阜(fù);从臽,臽(xiān)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陷,高下也。一曰陊也。 、 《论语》。孔注:“下也。”-不可陷也。 、 《国语·鲁语》。注:“坠也。”-上陷而不振。 、 《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拥而入,人马俱陷。
【组词】
陷狱、 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