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3:35
“心荡神驰”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心情非常激动,精神状态极为兴奋,仿佛心灵和精神都飞到了遥远的地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激动人心的场景或强烈的情感体验时的精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心荡神驰”常用于描绘人物在面对美景、爱情、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时的内心感受。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让人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的情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作品的情感表达。
同义词:心旷神怡、心醉神迷、神魂颠倒
反义词:心灰意冷、心如止水
“心荡神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心灵和精神状态的丰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强烈情感体验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平和的心态。因此,“心荡神驰”这样的成语虽然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情感状态,但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视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和激动的时刻,如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或经历深刻的爱情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旅行中看到了壮丽的日出,那一刻我感到心荡神驰,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一扫而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心荡神驰,万籁俱寂,唯余鸟鸣。”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出或美丽风景的画面,让人感到心荡神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悠扬的古典音乐或动人的钢琴曲,让人在听觉上也能体验到心荡神驰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cstatic”或“transported”,它们也描述了一种极度兴奋和陶醉的状态。
“心荡神驰”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那些让人感到极度兴奋和激动的情感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细腻度和表达的深度非常重要。
桂林山水让我~。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荡】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同本义。
【引证】
班固《西都赋》-荡亡秦之毒螫。
3.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4.
【驰】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驰,大驱也。 、 《诗·唐风·山有枢》-弗驰弗驱。 、 《左传·宣公十二年》-车驰卒奔。 、 《孟子·滕文公上》-好驰马试剑。 、 《左传·昭公十七年》-啬夫驰。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