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44
“东驰西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向东方奔驰,向西方驰骋。基本含义是指四处奔走,行动迅速,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目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活动范围广泛,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在文学作品中,“东驰西骋”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冒险旅程或探索精神,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四处奔走可以被描述为“东驰西骋”。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忙碌或四处奔波的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探险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探险家的活动范围。
“东驰西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方向的重视和对自由行动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形容更广泛的活动和行为。
在**文化中,“东驰西骋”常常与追求自由和探索未知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那些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探索和挑战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自由和活力。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了我对冒险和探索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东驰西骋”来形容那些经常出差的朋友,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变化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驰西骋的旅人,心怀梦想,脚步不停。”
视觉上,我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奔驰的马群。听觉上,我联想到风声和马蹄声,这些都与“东驰西骋”的动感形象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aming around”或“galloping in all directions”,但它们在文化和语境上与“东驰西骋”有所不同。
“东驰西骋”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移动,更象征了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驰】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驰,大驱也。 、 《诗·唐风·山有枢》-弗驰弗驱。 、 《左传·宣公十二年》-车驰卒奔。 、 《孟子·滕文公上》-好驰马试剑。 、 《左传·昭公十七年》-啬夫驰。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骋】
(形声。从马,甹(píng)声。本义:纵马向前奔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骋,直驰也。 、 《左传·定公八年》-林楚怒马,及衢而骋。 、 《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
【组词】
驰骋、 骋鹜、 骋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