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19:57
词汇“异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异”通常指不同或异常,“膳”则指饮食或饭食。因此,“异膳”可以理解为不同寻常的饮食或特殊的饭食。
“异膳”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同于平常的、特殊的或异常的饮食。
由于“异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出现,用以描述特殊的饮食场合或食物。
“异膳”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异”和“膳”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有所记载,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因此其演变和使用频率不高。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异膳”可能指代一些特殊的节日食物或仪式饮食,如某些**节日中的特殊食物。
“异膳”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或特殊的感觉,联想到一些不常见的、精心准备的食物。
由于“异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异膳”用作描述一个神秘或特殊的饮食场景,增加文本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些精致的、不常见的食物摆盘,带来视觉上的新奇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一些关于特殊饮食的描述或故事。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概念,如日本的“懐石料理”或法国的“美食”,它们都强调食物的精致和特殊性。
“异膳”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增加文本的丰富性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词汇量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膳】
(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同本义,一般指肉食。
【引证】
《说文》-膳,具食也。 、 《广雅》-膳,肉也。 、 《周礼·膳夫》。注:“膳,牲肉也。”-掌王之食饮膳羞。 、 《仪礼·士相见礼》-徧尝膳。 、 《礼记·玉藻》。注:“膳,美食也。”-膳于君。 、 《庄子》-具太牢以为膳。
【组词】
早膳;供给膳宿;膳部员外郎、 膳服、 膳羞、 膳饮
备置食物。
【引证】
《汉书·宣帝纪》-其令太官省膳省宰。
【组词】
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