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3:47
公膳(gōng sh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公共的膳食或集体提供的饮食。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官方为官员或特定群体提供的膳食,类似于现代的食堂或公共餐饮服务。
在古代文献中,“公膳”可能出现在描述官方活动或官员待遇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朝廷宴会或官员日常工作时,可能会提到“公膳”。在现代,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到,可能是在讨论集体餐饮服务或公共食堂的背景下。
“公膳”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公”(公共的)和“膳”(膳食)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主要用于官方文献,描述官方提供的膳食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研究中仍会被提及。
在古代**,官员的待遇和福利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公膳”作为官员福利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在现代,虽然这个词的使用减少,但集体餐饮服务的概念仍然存在,反映了社会对集体福利和便利性的关注。
提到“公膳”,可能会联想到集体生活、官方待遇和公共福利。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正式和集体主义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公膳”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我在某个集体活动中体验到集体餐饮服务,我可能会联想到这个词,感受到一种集体的温暖和便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公膳之味,集体之暖,共享一桌,心连心。”
想象一个宽敞的食堂,人们排队领取食物,交谈声和餐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公膳”。
在不同文化中,集体餐饮服务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的词汇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canteen”或“cafeteria”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公膳”这个词虽然不太常用,但它反映了集体生活和公共福利的概念。在学*和理解这个词的过程中,我更加意识到词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对于深入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膳】
(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同本义,一般指肉食。
【引证】
《说文》-膳,具食也。 、 《广雅》-膳,肉也。 、 《周礼·膳夫》。注:“膳,牲肉也。”-掌王之食饮膳羞。 、 《仪礼·士相见礼》-徧尝膳。 、 《礼记·玉藻》。注:“膳,美食也。”-膳于君。 、 《庄子》-具太牢以为膳。
【组词】
早膳;供给膳宿;膳部员外郎、 膳服、 膳羞、 膳饮
备置食物。
【引证】
《汉书·宣帝纪》-其令太官省膳省宰。
【组词】
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