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58
词汇“异虑”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异虑”字面意思是指不同的考虑或想法,通常指与主流或常规不同的思考方式或观点。
由于“异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角色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或对某个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过于书面化和生僻。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可能会用来描述非传统的思维模式。
“异虑”由“异”和“虑”两个字组成。“异”表示不同或异常,“虑”表示思考或考虑。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因此其历史演变不明显。
在**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共识,因此“异虑”这样的词汇可能不太受欢迎,因为它暗示了个体与集体的不同。然而,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现代社会,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赋予新的积极含义。
“异虑”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新颖或独特的感觉,但也可能因为其非主流的特性而让人感到不安或不确定。
由于“异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异虑”来表达一种独特的视角:
在这平凡的世界里,
我怀揣着异虑,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指引我前行。
由于“异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代表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抽象的艺术作品,如现代绘画或实验音乐,这些作品通常表达非传统的思想和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异虑”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包括“alternative thinking”(英语)或“pensée alternative”(法语),这些表达都强调了思考方式的不同。
“异虑”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代表了一种非传统的思考方式。尽管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环境中,它可能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