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30
玉銮(yù luán)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玉”和“銮”。其中,“玉”通常指美玉,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丽;“銮”则指古代帝王的车驾,尤其是指帝王的车轮上的装饰物,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因此,“玉銮”整体上可以理解为指代帝王的车驾,尤其是装饰华丽、象征皇权的车辆。
在文学作品中,“玉銮”常被用来形容帝王的出行,强调其尊贵和威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正式或古典的文学作品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玉銮”可能被用来指代古代帝王的车驾或相关文物。
同义词:
反义词:
“玉銮”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而“銮”字则出现在金文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玉銮”逐渐成为指代帝王车驾的专用词汇,尤其是在描述古代皇室生活和仪式时。
在**传统文化中,“玉銮”象征着皇权和尊贵,是帝王权威的象征。在古代社会,帝王的出行往往伴随着玉銮,这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的象征。
“玉銮”一词给人以庄严、尊贵和神秘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皇室的奢华,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玉銮”这个词汇可能不常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学***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和背景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玉銮轻摇过古道,尘封岁月梦中遥。” 这样的句子不仅传达了玉銮的华丽和尊贵,还融入了对历史的怀旧和感慨。
想象一辆装饰华丽的玉銮缓缓驶过古代宫殿的石板路,车轮滚动声和铃铛的清脆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庄严而神秘的画面。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代君主或贵族的车驾,如欧洲中世纪的“皇家马车”(Royal Carriage),虽然在装饰和象征意义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玉銮”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缩影。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和历史,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銮】
(形声。从金,羉(luán)声。本义: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
古代皇帝车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
【引证】
《说文》-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 、 《礼记·经解》-升车则有銮和之音。 、 《东京赋》-銮声哕哕。
【组词】
銮刀、 銮辂、 銮音、 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