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2:05
回銮(huí luá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返回宫殿”或“返回皇宫”。在古代,这个词特指**或皇后结束巡游或出征后返回皇宫。它蕴含了一种庄严和仪式感,通常用于描述皇室成员的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回銮常用来描绘历史场景,增强故事的史诗感。在口语中,这个词较少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古装剧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回銮**可能被用来精确描述古代皇室的行动。
同义词:返宫、归朝 反义词:出巡、出征
同义词如“返宫”和“归朝”都表达了返回宫廷的意思,但“回銮”更强调皇室的尊贵和仪式感。反义词如“出巡”和“出征”则描述了离开宫廷的行为。
回銮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回”表示返回,“銮”指**的车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的每一次出行和返回都是国家大事,回銮一词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礼仪制度。在现代,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教育和文化传承中。
回銮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宏大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皇宫的辉煌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它唤起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回銮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话题或观看古装剧时,它是一个精确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回銮声中见故人。”
想象**回銮的场景,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严旋律和宫殿的宏伟建筑。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return to the palace”或“royal return”,但它们可能没有回銮这个词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
回銮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承载了古代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礼仪。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銮】
(形声。从金,羉(luán)声。本义: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
古代皇帝车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
【引证】
《说文》-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 、 《礼记·经解》-升车则有銮和之音。 、 《东京赋》-銮声哕哕。
【组词】
銮刀、 銮辂、 銮音、 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