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7:12
玉佩(yù pè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由玉石制成的装饰品,通常用于佩戴在身上。在古代,玉佩不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具有辟邪和保平安的寓意。
玉佩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玉指的是玉石,佩指的是佩戴。随着时间的推移,玉佩的形状和用途有所变化,但其作为珍贵饰品的地位一直未变。
在**文化中,玉佩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象征着纯洁、高贵和吉祥。在古代社会,不同形状和图案的玉佩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玉佩给人以古典、优雅的联想,常与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美好寓意相关联。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敬畏、欣赏或怀旧。
在日常生活中,玉佩可能被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以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在诗歌中,玉佩可以被用来象征纯洁的爱情或高贵的身份,如:
玉佩轻摇,月下独行, 一缕幽香,随风飘零。
玉佩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光滑的玉石表面和精致的雕刻图案。听觉上,玉佩在行走时可能会发出轻微的碰撞声,给人以宁静和优雅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玉石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在玛雅文化中,玉石被视为神圣的,而在古埃及,玉石则与永恒和重生相关联。
玉佩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物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辔】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辔,马縻也。 、 《诗·邶风·简兮》-执辔如组。 、 《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执策分辔。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 清·周容《芋老人传》-或揽辔寒帷。
【组词】
辔勒、 辔衔、 辔策、 辔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