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6:37
“国医”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国家的医生,通常指的是在传统医学领域具有国家认可和权威地位的医生。在**,“国医”往往特指那些精通中医学,并且在中医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广泛认可的医师。
在文学作品中,“国医”可能被用来象征智慧和权威,如在描述古代宫廷或民间故事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国医”来指代那些被公众认为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在专业领域,如中医学术会议或文献中,“国医”可能指的是那些在中医学术界有重要贡献的专家。
同义词:名医、神医、医圣 反义词:庸医、江湖医生
“国医”一词源于**古代,当时的“国医”是指为皇室或国家服务的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泛指在中医领域有权威地位的医师。
在**文化中,“国医”代表着中医学的权威和传统医学的精髓。在社会背景中,国医往往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紧密相关,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国医”,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深厚的医学知识、传统的治疗手法以及对患者关怀备至的形象。这个词可能会唤起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对医者的信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慢性疾病寻求过国医的帮助,他们的耐心和专业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国医”:
在古老的医书中寻觅,
国医的手指轻抚脉搏,
草药的香气弥漫,
治愈了千年的痛楚。
想象一位国医在古色古香的诊室中,手持银针,轻声细语地询问患者的病情,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和治愈。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指代传统医学的权威医师,如“阿育吠陀大师”。
通过对“国医”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中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医学的专业性,也承载了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信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国医”这一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医】
(会意兼形声。从匚(fāng),从矢,矢亦声。《说文》:“盛弓弩矢器也。”“醫”,会意,从“殹”(yī),从酉(yǒu)。“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二字各有本义,今用“医”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医,治 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 、 《国语·越语》-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 《论语》-不可以作巫医。 、 《吕氏春秋·察今》-譬之若良医。 、 《汉书·李广苏建传》-驰召医。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又无医药。
【组词】
医国、 医家有割股之心、 缺医少药;医家、 医师、 医婆、 医人、 医工、 医流、 医算、 医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