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1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16:16
“玉逍遥”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玉”和“逍遥”。其中,“玉”通常指代美玉,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好;“逍遥”则意味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因此,“玉逍遥”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像玉一样纯洁无瑕的自由自在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玉逍遥”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羁绊的境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表达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状态。在专业领域,如道教或哲学讨论中,“玉逍遥”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同义词:
反义词:
“玉逍遥”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描述仙境或高人隐士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现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仍不时出现,用以表达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而“逍遥”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思想有关。因此,“玉逍遥”在文化上承载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纯洁的理想。
“玉逍遥”这个词汇给人以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山水间的隐士、仙境中的仙女,或是心灵深处的一种宁静和自由。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山水画展览中看到一幅名为“玉逍遥”的作品,画面中一位隐士坐在山间,四周是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竹林,那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深深吸引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逍遥”:
玉逍遥,心自在,
山水间,梦无碍。
翠竹摇,清风来,
隐士笑,尘世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水画,画面中有一位隐士坐在山间,四周是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竹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筝曲,如《高山流水》,来营造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arefree”或“free spirit”,但这些词汇缺乏“玉逍遥”中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存、超脱世俗的深层次含义。
“玉逍遥”这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状态,而且在文化和情感层面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提醒我们在忙碌和纷扰的现代生活中,也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逍】 (形声。从辵(chuò),肖声。双音词“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
3.
【遥】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遥,远也。 、 《方言六》-遥,远也。梁楚曰遥。 、 《广雅》-遥遥,远也。 、 《楚辞·招魂》。注:“遥,远也。”-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可登而路遥。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遥闻深巷中犬吠。 、 清·林觉民《与妻书》-遥闻汝哭声。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遥语应元。
【组词】
遥天、 遥祭、 遥领、 遥遥华胄、 遥心、 遥目、 遥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