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6:38
“威服”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威严或强大的力量使人服从或敬畏。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展示力量、权威或威严来使他人屈服或接受自己的意志。
“威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威”指威严或力量,“服”指服从或屈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威服”常与君主或权威人物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威严和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法律和政治手段相关。
“威服”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强硬和不容置疑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权威和控制,有时也可能引起对过度权力使用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威服”可能体现在领导或管理工作中,通过展示专业能力和权威来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服从。
在诗歌中,可以将“威服”融入描述历史英雄的诗句中:
英雄威服四方民,剑指苍穹震乾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战甲的将军,手持长剑,目光坚定,展现出威服四方的气势。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增强威服的氛围。
在英语中,“威服”可以对应为“subdue”或“subjugate”,这些词汇也强调通过力量或权威使他人服从。
“威服”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强调通过威严和力量来实现服从。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更多地与法律和政治手段相关,但也提醒我们在使用权力时需要谨慎和适度。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