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5:42
词汇“泪天倒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情感表达。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一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泪天倒地”字面意思是泪水如同天空倒塌一样倾泻而下,形容极度悲伤或哭泣得非常厉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夸张地描述一个人因为极度的悲痛而无法自控,泪水如洪水般涌出。
“泪天倒地”这一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夸张和比喻手法,用以强化情感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和情感色彩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表达悲伤和哀悼的方式往往较为内敛和含蓄,但“泪天倒地”这样的成语则提供了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用以强调情感的强烈和深刻。
使用“泪天倒地”这个成语时,往往会联想到深沉的悲伤和无法抑制的情感爆发。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失去、痛苦和绝望的共鸣。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观看悲剧电影或阅读悲伤故事时,可能会想到这个成语来形容角色的情感状态。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泪天倒地”融入描述极端情感的场景中,增强文本的情感冲击力。
结合悲伤的音乐和哭泣的画面,可以更好地传达“泪天倒地”的情感内涵,帮助观众或听众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极端的悲伤。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如英语中的“tears like a waterfall”(泪水如瀑布),也能传达类似的情感强度。
“泪天倒地”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它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