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0: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43:03
“泪出痛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流出,内心感到极度痛苦。这个成语形容人的内心极度悲伤,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自然流出。
在文学作品中,“泪出痛肠”常用来描绘人物在面对巨大悲痛时的情感反应,如失去亲人、爱情受挫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听到或经历某些悲伤**后的情感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泪出痛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深刻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极度悲伤情感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情感表达往往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泪出痛肠”不仅描述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视和理解。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深沉的悲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它提醒我情感的力量和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目睹了一个朋友在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他的泪水和表情让我深刻理解了“泪出痛肠”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泪出痛肠,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我的心房。”
结合悲伤的音乐和流泪的画面,可以更好地传达“泪出痛肠”的情感深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s of sorrow”或“heart-wrenching tea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深度。
“泪出痛肠”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的情感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情感表达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又作么生?’师曰:‘泪出痛肠。’
事实两难,因此~。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3.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
4.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