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1:25
“泪妆”一词字面意思是指以泪痕为装饰的妆容,通常用来形容女性在哭泣后脸上留下的泪痕,有时也用来比喻悲伤或哀怨的情境。
在文学作品中,“泪妆”常被用来描绘女性的柔弱和哀怨,增添情感的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悲伤而显得憔悴的样子。在专业领域,如化妆艺术中,可能会有特定的技巧来模拟泪妆效果。
同义词中,“泪痕”更侧重于泪水的痕迹,“泪容”和“泪眼”则更多描述因哭泣而改变的面容和眼神。反义词“笑靥”和“欢颜”则完全表达了与“泪妆”相反的情感状态。
“泪妆”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女性悲伤形象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因悲伤而留下的泪痕。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悲伤和哀怨常常被赋予诗意和美感,因此“泪妆”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泪妆”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悲伤和柔弱,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凄美的艺术感。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情感深处的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次戏剧表演中看到演员使用泪妆来增强角色的情感表达,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妆容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泪妆”:
月光下,她的脸庞如画,
泪妆点点,诉说着无声的哀伤。
看到“泪妆”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夜晚月光下女子泪痕的画作,或者是一首悲伤的小提琴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stained face”(泪痕斑斑的脸),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悲伤和哀怨的情感。
“泪妆”这个词不仅描绘了悲伤的情感,还蕴含了文化和艺术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和美感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