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8
“公仇”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公开的仇恨或公共的敌对情绪。它通常指的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对另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敌意或仇恨,这种情绪是公开的、集体的,并且可能涉及广泛的社会层面。
在文学中,“公仇”可能被用来描述两个家族、部落或国家之间的长期敌对关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社区对另一个社区的不满或敌意。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分析群体间的冲突和敌对行为。
同义词“世仇”强调的是代代相传的仇恨,而“公仇”更侧重于公开和集体的敌对情绪。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公仇”相反的情感和行为。
“公仇”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公”和“仇”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公”常常指公共的或与国家有关的,而“仇”则指仇恨或敌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用来描述群体间的敌对情绪。
在文化中,“公仇”常常与历史上的家族仇恨或国家间的冲突联系在一起。这种仇恨往往源于历史、战争或政治斗争,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影响。
“公仇”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紧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长期的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人们对相关**的看法和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过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社区间的公仇,这种仇恨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的和谐。
在诗歌中,可以将“公仇”融入描述两个古老家族间世代相传的仇恨的诗句中,如:“岁月流转,公仇不灭,血脉间的火焰,燃烧着古老的誓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对立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象征着公仇的存在。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紧张和冲突感强的旋律,来表达公仇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ublic enmity”或“collective animosity”,它们也表达了群体间的公开敌意。
通过对“公仇”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群体间敌对情绪方面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分析社会冲突和历史**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对于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进行有效沟通都是有益的。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