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40
词汇“察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察”和“听”。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察听”字面意思是指仔细地观察和倾听。它强调在接收信息时的高度注意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察”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仔细看、调查;“听”字则指用耳朵接收声音。两者结合,形成了“察听”这一复合词,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感知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察听”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慎独”相联系,强调个人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警觉和自我反省的态度。
“察听”给人一种专注和细致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侦探、记者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职业。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在与人交流时要察听对方的非言语信息,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察听”来描绘一个静谧的夜晚,如:“月下独行,察听风语,星辰低语,夜色温柔。”
想象一个侦探在昏暗的房间里察听细微的声音,这种场景可以激发人们对悬疑和神秘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bserve and listen”,但在语境和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
“察听”是一个强调细致和专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察听”有助于提高我的观察力和倾听能力。
1.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