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1:10
词汇“懒中散”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相关资料或定义。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构词法来进行分析。
“懒中散”从字面上看,可能是由“懒”、“中”和“散”三个字组成。其中,“懒”通常指不愿意做事或缺乏动力,“中”可以表示中间、中等或某种状态,“散”则有分散、散漫的含义。结合起来,“懒中散”可能指的是一种处于懒散状态或中间状态的散漫行为或心态。
由于“懒中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懒散和积极之间的摇摆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调侃某人的不专注或不认真。
由于“懒中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现代社会,懒散的态度通常被视为负面,与效率和成功相对立。因此,“懒中散”可能在文化上被用来批评或警示人们避免这种状态。
提到“懒中散”,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放松、无所事事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带来轻松的感觉,但也可能伴随着对时间浪费的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提醒自己或他人避免“懒中散”状态的情况,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习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懒中散的午后,阳光洒满书页,思绪随风飘散。”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躺在草地上,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身上;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音乐或自然的声音,如鸟鸣和风声。
由于“懒中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懒中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懒散状态的认知和评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状态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1.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 、 《宋书·范晔传》-吾少懒学问,晚成人。
【组词】
懒待、 懒怠、 懒得、 懒残和尚煨芋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