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3:47
“懑闷”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心情郁闷、不舒畅。它描述的是一种内心的压抑感,通常是由于某种不愉快或不如意的事情引起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懑闷”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深沉的情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更通俗的词汇如“郁闷”、“烦闷”来替代。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绪状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深浅,例如“郁闷”可能更偏向于日常口语,而“懑闷”则带有更浓重的文学色彩。
“懑闷”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变化性。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情绪的表达往往较为含蓄,因此“懑闷”这样的词汇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用以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情绪的表达更加直接,因此这类词汇的使用可能会有所减少。
“懑闷”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沉重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阴雨天、封闭的空间和无法言说的痛苦。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表达,使人变得沉默寡言。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上的连续失败,我感到非常懑闷。那段时间,我几乎不愿意与人交流,直到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心情才逐渐好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懑闷”:
阴霾的天空下,
心海波澜不起,
懑闷如潮水,
无声地淹没我。
视觉上,“懑闷”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色调和沉重的云层。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或寂静无声的环境。
在英语中,与“懑闷”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pressed”或“oppressed”,它们在情感色彩上与“懑闷”相似,但在使用语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懑闷”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复杂情感中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情感表达,使我的语言更加细腻和深刻。
1.
【懑】
(会意。从心,从满。满心烦闷。本义:烦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懑,烦也。 、 《广韵》-懑,烦闷。 、 《三国志·华陀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 、 清·张廷玉《明史》-烦懑不乐。
【组词】
懑愤金怀、 懑闷、 懑烦、 懑懑
2.
【闷】
(形声。从心,门声。本义:烦闷;愤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闷,懑也。 、 《易·乾卦》。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遯世无闷。 、 《楚辞·九章·惜诵》-中闷瞀之忳忳。 、 《聊斋志异·促织》-忧闷欲死。
【组词】
闷闷渴渴、 闷怀顿释、 闷恹恹、 闷嗗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