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6:52
“妇人”一词在中文中的字面意思是指已婚的女性,通常指的是成年已婚的妇女。这个词汇强调了女性的婚姻状态和社会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妇人”常用来描述角色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显得有些正式或古老,现代口语中更常用“已婚女性”或“太太”。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可能会使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不同阶段的婚姻状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正式程度,例如“太太”在口语中更常见,而“夫人”则显得更正式。
“妇人”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妇”指的是女性,“人”则是指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妇人”通常与家庭、孩子和家务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更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描述方式。
“妇人”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家庭和责任感。在某些情境下,它可能带有一定的保守或传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妇人”来形容那些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已婚女性,尤其是在强调她们的家庭责任和角色时。
在诗歌中,可以将“妇人”融入到描述家庭和爱的主题中:
月光下的妇人,
轻抚着孩子的梦,
家的温暖,爱的深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温柔的妇人在家中忙碌的场景,或是她在夜晚为孩子讲故事的温馨画面。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柔和的钢琴曲或古典音乐来增强这种温馨的氛围。
在英语中,“妇人”可以对应为“married woman”或“lady”,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lady”在英语中通常带有一定的尊敬和正式感。
“妇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描述已婚女性角色和状态的一个重要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