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3:08
哀天叫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悲痛地呼喊天地。这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以至于向天地呼喊,寻求安慰或解脱。它传达了一种深切的绝望和无助感。
在文学作品中,哀天叫地 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遭遇极大不幸或失去至亲时的情感爆发。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悲痛程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情感表达。
哀天叫地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在极端情感状态下的自然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度悲痛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哀天叫地 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重视,尤其是在面对生死、家庭等重大时。它也反映了**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依赖,认为天地是情感的最终归宿。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了一种深沉的悲伤和无助感。它让我联想到在极端困境中的人们的绝望呼喊,以及他们寻求超自然力量安慰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亲友在失去亲人时的哀天叫地,那种情感的爆发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无星的夜,
我哀天叫地,
寻求一丝光,
却只得黑暗。
想象一个孤独的人站在荒凉的山顶,对着天空呼喊,背景音乐是悲伤的小提琴曲,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传达哀天叫地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iling to the heavens" 或 "crying out to the sk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哀天叫地 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在极端悲痛时的情感状态。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文化和社会情感的反映。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
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着了忙。
平儿丰儿等哭的~,贾政心中也着了忙。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