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48
“是是非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的对的错的错的”,用来形容事情的复杂性,涉及到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交织和混淆。这个成语强调在复杂情境中,正确与错误往往难以明确区分。
在文学作品中,“是是非非”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矛盾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不明确或复杂。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哲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道德和法律判断的复杂性。
同义词:纷繁复杂、错综复杂、是非难辨 反义词:是非分明、一清二楚
“是是非非”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在许多古代文献和诗词中都有出现,反映了古人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
在**传统文化中,“是是非非”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联系,强调在处理问题时应保持中立和平衡,避免极端。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深沉的,它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许多灰色地带,以及在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时所需的智慧和耐心。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处理家庭纠纷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是是非非”的含义,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很难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是是非非如云烟,人生何处不迷离。”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迷雾中的道路,模糊不清;听觉上,它让我想到嘈杂的争论声,难以分辨清晰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ix of right and wrong”,但缺乏“是是非非”所特有的文化深度和哲学意味。
“是是非非”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深度和丰富性。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孝悌忠信,刚毅质直,笃于为义,勇予疾恶,~,终身不假人以色词。
1.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
4.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